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沒人看見時 上流社會在幹什麼?透視愛潑斯坦郵件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How the Elite Behave When No One Is Watching: Inside the Epstein Emails


2025年11月23日




圖片來源: Celina Pereira;蓋蒂圖片社(攝影

本文作者:阿南德·吉裡達拉達斯先生著有《贏家通吃:精英階層改變世界的偽裝》一書,同時擔任《The.Ink》時事通訊的出版人。

記者們梳理愛潑斯坦的郵件時,一個又一個諂媚權貴的名字浮出水面,人們紛紛低聲質疑:“他們怎麼能這樣?” 這些出身名門望族、身居顯赫機構的傑出人士,怎麼會跟這樣的人混在一起?

仔細研讀這數千封郵件後,答案便不那麼令人意外了。當從金融家淪為已定罪性犯罪者的傑弗裡·愛潑斯坦需要朋友幫他重塑形象時,他清楚該求助於誰——一個慣於漠視他人痛苦的權力精英階層。


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一名性犯罪者及其受害者,以及他與特朗普總統的糾纏。但這同時也是一個關於強大社交網絡的故事:在這個網絡中,有些人或許因為早已習慣對諸多其他虐待與苦難視而不見——無論是網絡中部分人助推的金融危機、挑起的不義之戰,還是他們縱容的藥物過量危機、維護的壟斷格局、加劇的不平等現象、從中漁利的住房危機,或是未能保護民眾免受其害的科技發展——所以即便知曉愛潑斯坦的行徑,也選擇了回避。

與當下大多數新聞相比,愛潑斯坦事件引起了更廣泛公眾的共鳴,這讓一些當權者感到擔憂。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眾議員羅·康納提出“愛潑斯坦階層”這一說法,這難道不危險嗎?這難道不是階級斗爭嗎?

但公眾的直覺是正確的。正如郵件所揭露的,人們敏銳地意識到,在政府、商業、游說、慈善、初創企業、學術界、科學界、高端金融和媒體的交匯處,存在著一個高度隱秘的“精英貴族階層”,這個階層往往更注重維護自身利益,而非公共福祉。他們有理由不滿:這個群體的成員總能獲得無數次改過自新的機會,而無數美國人卻連一次公平起步的機會都得不到。他們有理由抱怨:無論是遭遇驅逐、被敲詐勒索、房屋被止贖、因人工智能而失業——甚至是遭受強奸,他們的訴求往往無人理睬。


愛潑斯坦能融入這樣的社交環境並非偶然。2008年他在佛羅裡達州對與賣淫相關的指控認罪後,若沒有這個往往反民主、自鳴得意的精英階層,他絕無可能重塑形象。即便這個階層中有些人沒有參與人口販賣,他們也在愚弄整個世界。

在我看來,這些郵件共同勾勒出一幅極具沖擊力的書信體肖像,揭示了我們的社會秩序是如何運作的,以及為誰而運作。這樣說並非極端——真正極端的是這個精英階層的行事方式。

“愛潑斯坦階層”這一概念頗具啟發意義,因為人們可能會被愛潑斯坦所討好的各色人等所誤導:共和黨人、民主黨人、商人、外交官、慈善家、治療師、教授、王室成員、頂級律師。他在某個時刻發送郵件的對象,往往與另一位收件人的理念針鋒相對——比如勞倫斯·薩默斯與史蒂夫·班農、迪帕克·喬普拉與對所有靈性學說持懷疑態度的科學家、彼得·蒂爾與諾姆·喬姆斯基。這種多樣性掩蓋了更深層次的團結。

他的收件人往往共享一個鮮明的現代精英身份:這是一個統治階層,在其中,穿梭於四萬英尺高空的漂泊生活、世界公民身份以及剛從迪拜歸來的經歷,賦予了他們昔日深厚根基所帶來的光環;學術才智如同過去的門第出身般備受推崇;古老的種姓界限已消融,人們可以在執政、獲利、思考和回饋社會之間自由切換,或同時追求這些目標。有些成員,如薩默斯先生,深度參與了這個階層的各個方面;而另一些人則參與度較低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4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3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5 秒